在坚持和巩固人民主体地位中实现文艺价值——重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从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到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经典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文艺社会价值的认识,都有一个核心点或根本点,即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不断坚持和巩固人民主体地位中实现文艺价值。在毛泽东同志的《讲话》发表80周年之际,重温这一核心点或根本点,对于我们深刻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精髓、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的要义,对于当前文艺工作者守正创新,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即“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实际就是为文艺创作确立主体的问题,它制约着文艺家观察、表现生活的深度和倾向,从根本上决定着作品的品质、面貌和气象。可以说,为人民的文艺,即坚持和巩固人民主体地位的文艺,占据了三个制高点,即真理的制高点、道义的制高点和美学的制高点。这三个制高点,决定了社会主义文艺始终跃动着青春的朝气、生气和锐气。

真理的制高点,体现为文艺对人民的“生活主体”地位的坚持和揭示。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深刻指出,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没有人民,社会生活将失去存在的根基、依托与活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生活的创造者。人民的生活主体地位同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是根本一致的。文艺作品要想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把握生活的深层次本质,就必须确立起人民的主体地位;因为只有人民才是生活的本质和本真,生活涌动的浪花,都是作为深海潜流的人民所推动的。确立了人民的生活主体或历史主体地位,才能科学认识现实、真实反映生活,才能以文艺的形式发现历史的趋势、把握时代的脉搏、展现人性的真相,站在真理的制高点上。可以说,文艺创作的时代性出自人民、思想性出自人民、精神性出自人民、审美性也出自人民。诚然,文艺家拥有个人的小生活,或个体性更强的私生活,但有高远境界的文艺家从来不应只对自己的小生活有感情、感兴趣,沉溺于私人经验;而是要走出自我,融入人民群众的大生活,摆脱私人立场、小我尺度。因为,显而易见,人民作为生活主体,比起小我的个体作为生活主体,会使文艺创作把握到更本质的社会潮流和更真实的运动趋势,从而占有更多的真理性。文艺创作须致力于坚持和揭示人民的生活主体地位,因为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我们所有可能性的根本依据,只有他们的诉求才是时代的本质诉求,只有在他们的愿望中才能看到真实的未来;文艺创作离开人民群众的意志、情感、愿望和想象,就不可能正确地传达时代的要求、真实地反映现实的发展趋势。

道义的制高点,体现为对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的坚持和追求。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强调,我们的文艺“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以坚持和追求人民价值主体为本位的人民文艺,其最宝贵的品质就是充满着对沉默着的大多数的关怀、关切与关心。人民在文艺创作中是一种根柢性存在,是一种深沉而崇高的灵魂性存在。它通过促进实现人民的物质利益来实现他们的文化利益、精神利益,或者通过实现人民的文化利益、精神利益来促进实现人民的物质利益。因此,文艺坚持和追求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就必然是和人民在一起的文艺,是和人民一道前进、一道去开创属于人民的历史的文艺。天地之间,人民最大。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一个基本主张是:在分析文艺作品、文艺现象时,始终抱持人民立场、人民观点、人民情怀,把人民性的实现程度作为评价文艺作品的一个根本准则,始终把人民作为目标主体、价值主体、利益主体。这就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文艺创作不能脱离人民主体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讲话》举例说:“例如,某种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多数人所不需要,甚至对多数人有害,硬要拿来上市,拿来向群众宣传,以求其个人的或狭隘集团的功利,还要责备群众的功利主义,这就不但侮辱群众,也太无自知之明了。”确立起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既可以避免文艺创作为私利裹挟,彻底摆脱对“钱袋”的依赖,也可以解除个人主义思想的束缚,彻底摆脱对神秘个体的依赖,从而把文艺创作从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泥淖与冰水中解放出来。

美学的制高点,体现为对人民的“审美主体”地位的坚持和实现。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提出了文艺工作者的“工作对象问题”,“就是文艺作品给谁看的问题”。《讲话》深刻指出:“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这“一番改造”,就是要“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做到“大众化”,即“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这实际上就确立起了人民的审美主体地位,是最彻底的接受美学原则。接受美学的主张是,文艺作品是为读者而创作的,读者是文艺活动的能动主体,文艺作品的历史生命必须有读者即接受者的能动的参与和介入。接受美学的狭隘或被动之处,一是读者只是作为个体的个人,二是读者只在阅读环节才介入作品。而《讲话》中的读者则是作为群体的人民,其更广大的普遍性和更强烈的丰富性更有利于作品的审美展开。再者,《讲话》中的人民作为潜在的读者在创作之前就开始介入创作,在作品完成之前就开始介入作品内容,这就使人民的审美特质更早更有机地融入作品之中。《讲话》要求文艺家联系群众、表现群众、代表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以人民美学原则创作作品,不仅是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而是沿着甚至是按照人民的审美特质去创作作品。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如果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解读这句话,这里的“圣”美,就是指那种既能“代表群众”又能反过来“教育群众”,既“做群众的学生”从群众中来又“做群众的先生”到群众中去的占据了美学制高点的文艺作品,体现着深刻的人民美学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中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他说:“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这些都是对《讲话》始终要求文艺创作坚持和巩固人民主体地位这一根本精神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真理光辉、道义光芒、美学光彩,是指导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理论指南。

 
首页    学院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    在坚持和巩固人民主体地位中实现文艺价值——重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