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关系——访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金龙教授

作者:陈金龙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主题的高度凝练和集中概括,为研究和叙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一个重要原因是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作为指导。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内在关系应如何理解和把握?围绕这一问题,我们专访了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缘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

▲(采访者简称▲,下同):陈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和追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密不可分。请您谈一谈,应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关系。

●(被采访者简称●,下同):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关系,要从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关系说起。可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1944年7月,毛泽东在同英国记者斯坦因谈话时指出:“没有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上,中华文明是孕育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基石。先有中华民族的存在,再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造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被国人接受和认同,生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从而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也随之开始。

▲:请您具体谈一谈第二个方面。

●:好的。首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形成。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被迫开放门户、打开国门,到被迫给他国“最惠国待遇”“治外法权”,再到赔款、割地,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面对前所未有的严重民族危机,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忧心如焚,萌生了担负实现民族复兴使命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

1904—1905年,陈独秀在《安徽俗话报》发表《亡国篇》一文,从土地、权利、主权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中国灭亡的现象”,并从只知道有家不知道有国、只知道听天命不知道尽人力两个方面,分析了“亡国”的原因。这种对于民族危机的忧虑是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的起点。1915年,李大钊在《警告全国父老书》一文中,对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现实表达了深沉忧虑,并且认为国民负有救国的责任,“首须认定中国者为吾四万万国民之中国,苟吾四万万国民不甘于亡者,任何强敌,亦不能亡吾中国于吾四万万国民未死以前。必欲亡之,惟有与国同尽耳”。中国是全体国民的中国,国民与国家共存亡。民族危机催生了李大钊寻找救国救民真理、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自觉和责任担当。青年毛泽东不仅心忧西方国家的侵略,警告“日人诚我国劲敌”,“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而且心忧“全国人民思想界空虚腐败到十二分。中国的四万万人,差不多有三万九千万是迷信家。迷信神鬼,迷信物象,迷信运命,迷信强权。全然不认有个人,不认有自己,不认有真理。这是科学思想不发达的结果”。开启民智、唤起国民觉醒的现实需要,是毛泽东深入民众调查、面向底层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直接动因。正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们自觉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成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

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为国人接受和认同。近代以来,出于挽救民族危亡的现实需要,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纷纷向西方寻找救世良方,各种改革、改良、革命思潮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也是在这一背景下传入中国的。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民粹主义、自由主义、科学主义、民族主义等汇流成潮,彼此交锋,导致国人选择的困难和思想的疑惑。1920年3月,毛泽东在给周世钊的信中坦承:“老实说,现在我于种种主义,种种学说,都还没有得到一个比较明了的概念,想从译本及时贤所作的报章杂志,将中外古今的学说刺取精华,使他们各构成一个明了的概念。”面对各种思潮,毛泽东一时难以作出抉择,对究竟何种思潮适合中国国情、能指导中国实践,心中无底。1921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的发言,列举了五种社会思潮,即社会政策(社会改良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温和方法的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并指出:社会政策是补苴罅漏的政策,不成办法;社会民主主义借议会为改造社会的工具,但事实上议会的立法总是保护有产阶级;无政府主义否认权力,恐怕永世都做不到;温和方法的共产主义主张极端自由,放任资本家,亦是永世做不到;“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经过各种思潮比较之后,毛泽东认定无产阶级专政方法在中国最具可行性,故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强烈的革命色彩既契合中国知识分子实现民族复兴的救国诉求,也顺应了舆论趋向和社会心理,这是促成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为国人接受、认同的重要因素。

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生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传播与中国化,缘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面对民族危亡的现实,产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指出,“中国民族今后之问题,实为复活与否之问题”“吾人深信吾民族可以复活,可以于世界文明为第二次之大贡献”。字里行间透出李大钊期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与信心,代表了当时国人的共同心声。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表示:“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诸君!我们总要努力!我们总要拚命的(地)向前!我们黄金的世界,光华灿烂的世界,就在前面!”这种期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动力。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学指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伴随。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作用应如何概括和表达?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回答和解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系列问题:确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性目标;选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制度保障、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各方面力量。

首先,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国情和时代特点,确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性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摆脱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束缚,推翻封建专制政权,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首要目标。党的二大通过的宣言,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作为党的最低纲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谋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从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始的。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表示:我们共产党人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以中华民族为主体建设新社会、新国家,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现实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具体化。

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性目标在于通过现代化尽快摆脱落后面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1954年9月,毛泽东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提出,准备经历几个五年计划,“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工业化、文化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开始谋划国家现代化,提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是国家现代化的四个关键领域,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竞争加剧,交通运输业现代化为科学技术现代化所取代。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四个现代化”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现代化的追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时代的历史记忆。

改革开放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性目标定位更为明确。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使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概念,并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界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党的十五大报告将21世纪中叶的目标确立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彰显了现代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维度,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行了总结,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了界定。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中国共产党担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并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现代化国家增加了“和谐”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性目标定位更为清晰。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建成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升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重申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并向世界庄严宣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由此可见,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不同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奋斗历程,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

▲:既然不同历史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性目标已经确定,就面临着如何完成这些目标的问题,这也就意味着要选择正确的道路。

●:是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于找到正确道路。近代仁人志士虽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心,但难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效,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道路选择的偏差,他们未能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复兴道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实际上是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历史。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才能够选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顺应时代特征和人民诉求,先后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经过实践探索,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这条道路就其具体内涵而言,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目标,以农民为主力,以农村为依托,以武力为手段,以统一战线为策略,以党的建设为保障。正是依靠这条道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人民成为国家主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开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这条道路就其具体内涵而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为目标,以和平为方式,以渐进为实践策略,将所有制变革与社会变革、人的改造相结合。这条道路引领社会主义改造取得成功,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也是人类文明发展新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胆识和智慧。

▲:即使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需要多方面的保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制度保障、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并为之凝聚了各方面的力量。一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制度保障。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制度保障和制度支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制度创建、制度完善的过程,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基本方法和学理依据、理论支撑,都源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制度建设的积累和经验,为新中国制度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借鉴。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我国制度建设的重要时期,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党领导一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事实上也已确立起来。这些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活力的制度保障。经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主体领域的制度基本上成熟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立起来,党内法规体系日趋完备,制度的系统性、协调性、衔接性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

二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文化底蕴。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文明的发展具有继承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借鉴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融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中。比如,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融入了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了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融入了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追求,融入了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的平等观念。如此,既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富有中国特色,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提供了契机,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文化底蕴。

三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伟大建党精神作出了明确界定,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伟大建党精神本身包含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建立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基础之上的。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形成,都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的结果。

四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凝聚各方面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一再强调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的作用。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对人民力量、人民作用的推崇和肯定。邓小平在推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三个有利于”标准之一,既彰显了人民的地位,也诠释了凝聚人民力量的方法。江泽民在阐释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力量源泉时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重申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胡锦涛基于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主体作用,提出人民主体思想,要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倡导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认为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明确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也就诠释了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共同奋斗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注意与各阶级、各党派结成统一战线,以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密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海外华侨华人有赤诚的家国情怀、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厚的智力资源、广泛的商业人脉。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科学制定侨务政策,开展卓有成效的侨务工作,争取和凝聚广大华侨华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华侨华人对于沟通海内外联系、开展经贸往来、塑造国家形象、传播中华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缺少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统一战线是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量的法宝,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现实的实践诉求。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进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条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互动过程,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撑。那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进程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识这一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现实问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设置了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累的经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素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为检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提供了通道;伴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请您具体谈一谈这四个方面。

●:好的。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题的确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诸多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诸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性目标、发展道路、实践方略、依靠力量,这些问题实际上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设置了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线,凝聚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素材的积累。实践是理论之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是不断探索、不懈实践的过程,实践拓展和实践经验积累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丰富素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阐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和理论升华,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进一步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都包含实践经验、实践智慧的总结。比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形成,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概括为“九个必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实践经验,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三是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提供实践检验通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检验提供了通道。尽管当前所处大时代仍然是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但时代主题、时代特征都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仍需要实践来验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为验证和展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提供了平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为检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可行性提供了窗口,实践结果将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和说服力,进一步发挥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的作用。

四是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传播创造条件。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推进,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中心,科技在竞争中实现突破,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提升。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来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予世界社会主义生机与活力,使世界社会主义摆脱危机、走出困境,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从人类文明发展历史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中国已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越来越重视中国的经验和做法,这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交互作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向同行、交互作用,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另一方面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那么,应如何总结和概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由于不同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既有一脉相承之处,也存在明显差异,这里就其要者进行总结。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坚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原则,确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从实际出发的认识原则,立足中国国情,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明确人民是中国革命的主体,并将农民由革命的同盟军上升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创立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中国化,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远大理想;实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确立党的一元化领导原则。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理论为指导,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将对资本家的和平赎买由理论变成现实;坚持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突破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矛盾的观点,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基本矛盾、两类矛盾理论,协调各种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以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为指导,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摆脱贫困、发展经济,以赶上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强调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将改革作为发展的动力,有步骤地展开各方面体制改革,倡导对外开放;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的基础上,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提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确立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活准则。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引领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由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申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提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基于共产党执政规律,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交互作用,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也以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五、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需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在此过程中,必须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那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需要解决哪些关键性问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系列问题需要从理论上作出阐释,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如何拓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如何解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有赖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持续推进。

一是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终极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和水平才算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术界尝试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分析。如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在于它将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强国,而且还在于,其在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将客观地开启出一种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这是从新文明类型的维度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极目标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概念,这一概念实际上回答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终极目标问题。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辉煌成就是创造了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要复古,回到过去的辉煌,而是要创造新的文明形态,引领人类文明发展,实现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那么,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理念是什么,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成、特点是什么,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价值、作用是什么,如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回答。

二是诠释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突破口。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紧密相连,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出的文明之花、结出的文明之果。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已基本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包括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突破。突破口何在,如何实现突破,呼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三是回答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之道。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只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只有缩小区域、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才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消除相对贫困,以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何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通过何种制度、机制实现发展的平衡与充分,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之间能够有效衔接,这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回答的问题。

四是阐明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方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进程、国际经济格局、国际权力格局、全球治理体系与治理规则、人类交往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了机遇,也形成了挑战。作为世界大国大党,如何处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系,如何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引领全球治理体系与治理规则变革,如何建构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如何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话语创新,需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力、影响力的提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向同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与实践诉求,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与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理论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使命。

首页    学院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关系——访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金龙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