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新中国的诞生——从红色文物看开国大典前后的毛泽东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我们通过几组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开国大典前后的几个瞬间,突出反映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所建立的不朽功勋。毛泽东同志不仅赢得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敬仰,而且赢得了世界上一切向往进步的人们的敬佩。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风范,将永远鼓舞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949年10月1日上午,成群结队的首都群众就开始从四面八方向天安门广场汇聚。他们脸上洋溢着欢笑,舞动着彩旗标语,每个人的内心都涌动着一股热流。历经五千年沧桑的中国,终于要在今天见证历史的巨变。

习惯夜里办公的毛泽东,通常要睡到第二天下午两三点钟。按照前一天的约定,10月1日下午1点,毛泽东被卫士叫醒,一向简朴的他也穿上了新衣服、新鞋子。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证章。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

下午2时,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一致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以及周恩来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誓就职。会议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毛泽东兼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等,还任命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通过了中央人民政府主要机关负责人的任命。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公告由林伯渠组织起草,后经各方审议后付印。公告指出:“现在人民解放战争业已取得基本的胜利,全国大多数人民业已获得解放。在此基础之上,由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们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业已集会,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及委员五十六人,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决定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宣读完毕,毛泽东向在座的各位委员征求意见。张治中建议在公告里公布56位委员的名单,这样更能体现中央人民政府是真正实行新民主主义的联合政府。这56位委员是在9月30日下午闭幕的政协一届全体会议上,由576名代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及有关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投票选举产生的。党外各界著名代表人物占了27位,差不多一半,充分体现了新中国人民政府团结基础的广泛。

 
政协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时的选票。

 
政协一届全体会议用过的选票箱。

毛泽东对张治中提出的建议十分重视,然而,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重印一份公告显然不可能完成。林伯渠只好把这56位委员的名字写在一张小纸条上,夹在公告里交给毛泽东。

下午2点40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结束。毛泽东笑着说:“我们打了几年的疲劳战,打出来一个新中国。今天又是建国的第一天,到天安门上还要连续站几个小时,看来咱们的命运就是打疲劳战。”会后,毛泽东和委员们分别乘车驶向天安门。车队开出中南海东门,缓缓而行,穿进故宫,直接开到天安门城楼下。

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伴随着《东方红》的旋律,毛泽东同委员们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拾级而上。当《东方红》演奏完三遍时,毛泽东一行人刚好来到主席台前。周恩来向广播站做了一个手势,广播员通过扩音器宣布:“毛主席来啦!”“毛主席健步登上了天安门!”此时,人群一阵欢腾,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再次响起。

 
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们健步登上天安门城楼。

下午3点整,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典现在开始。毛泽东走到麦克风前,用他那洪亮的、略带湖南乡音的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使参加盛典的30万群众一齐欢呼起来。欢呼声惊天动地,如隆隆春雷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滚滚而过,令每一个炎黄子孙热泪盈眶!

随后,毛泽东按下电钮,广场中央旗杆上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节奏,像一轮朝阳般冉冉升起,将开国大典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推向高潮。参加典礼的政协代表王昆仑回忆说:“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声中,毛主席亲手把第一面五星红旗升了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是上海的曾联松。当时,全国共收到应征的国旗图案3012幅,从中筛选出38幅,全部隐去姓名,编号成册,在北京饭店举行国旗图案评选。曾联松的设计稿编为“复字第32号”,他设计的有镰刀斧头的图案,首先被田汉、郭沫若看中,他们建议送毛主席审阅。这幅国旗设计稿样,以其独特的构思、深刻的蕴意,得到了毛泽东的赏识和与会代表的赞同。毛泽东同时建议:把大星中的镰刀斧头删去。因为五星红旗要表现我国人民革命大团结,现在要团结,将来也要团结。这幅经过修改的“复字第32号”国旗样稿,最终在9月27日的大会上高票通过。

 
曾联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稿。

9月29日上午,位于东单煤渣胡同的国营永茂实业公司接到中共北平市委指示,赶制一面长460厘米、宽338厘米的五星红旗,红色旗面必须用红绸,黄色五角星必须用黄缎。要做两面,以供挑选,于10月1日前送到开国典礼筹备处。

当时,北平印染业的技术条件达不到印制国旗的要求,这么大幅面的国旗只有手工缝制才能完成。中共党员、永茂公司业务科的宋树信走访了多家布店,终于在大栅栏的瑞蚨祥找到几块红绸和唯一一卷3米多长、不到2尺宽的上好黄缎。由于红绸不够长,瑞蚨祥的技术人员把红绸布料连接起来。随后,宋树信带着红绸和黄缎来到西单一家叫“新华缝纫社”的店铺,请一位女技工按照国旗制法制作国旗。由于黄缎不到2尺宽,无法整个裁剪出最大的五角星,经过逐级请示,最后采用拼接方案:在大五星的一个角上接一个尖。

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升国旗仪式结束后,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念了一份颇长的名单,除主席、副主席外,还包括56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从当时的影像资料可以看出,这份公告是竖版,经左右对折后,拿在手里宣读的。当时参与报道的新华社记者李普回忆,主席宣读公告后,我走上去拿稿子。稿子上贴着一张字条,写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全体委员的名字,主席指着那张字条一再叮嘱我:“你小心这张字条,千万不要弄丢了。照此发表,不要漏掉了。”文件上还有他用铅笔写的批示:“照此发表。毛泽东”。

 
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读的《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在公开发表时增加了56位委员的名字,同时刊登在1949年10月2日的《人民日报》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选举和安排,体现了新中国领导人的创新精神和政治智慧,成为中国历史上一场别开生面而又意义深远的民主演示。在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同时,毛泽东在公告中郑重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这是新中国政府向世界各国政府伸出的外交之手。

开国大典结束后,周恩来当即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上批示:“南京市委即转黄华:现将毛主席今日发布的公告全文电告如下,望于收到后校正无误,并即以最好的硬纸印出一百份,准备附入我的公函,送达各国使馆某某先生。”公函内容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已在本日发表了公告。我现在将这个公告随函送达阁下,希为转交贵国政府。我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是需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周恩来。”

10月1日当晚,《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和正式公函送达在北京的苏联、英国、美国、法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和多米尼加的旧领事机构。次日,周恩来再次电告中共南京市委、上海市委并转黄华、章汉夫,要求以新华社广播的公告的正式文稿为准,送达在南京、上海的部分国家旧大使、公使、领事。

《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的发布,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中国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高呼“人民万岁”

毛泽东宣读完公告,规模宏大的开国大典阅兵正式开始,检阅式和分列式历经两个多小时。之后,群众游行开始。当欢腾的人流来到天安门城楼前,人们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向城楼上翘望,想看清楚一点、多看几眼毛主席。有的人甚至声明,今天不见到毛主席,就不走了!虽然播音员齐越、丁一岚一再劝说,但无济于事,人群在后浪推前浪式的自然作用下流动。

此时的天安门已被修葺一新,大典主席台设在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上。八盏大宫灯高高悬挂,长长的流苏随风飘动。22米高的旗杆,竖在广场中央。古老的天安门随着新中国的诞生焕发出青春,一派生机勃勃。城楼正中高悬着毛泽东的巨幅画像,上面横标红底黄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两旁的标语分别为“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开国大典当天的天安门广场。

站在城楼上的毛泽东笑容满面,对着大家时而挥手,时而鼓掌。当群众游行队伍欢欣雀跃地不断地高喊“毛主席万岁”的时候,毛泽东也通过麦克风连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广场上、游行中的群众听到毛泽东的欢呼声时,便更加热烈地鼓掌欢呼,“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就这样,城楼上的毛泽东和广场上的广大群众的思想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尤其是毛主席的那一声声“人民万岁”暖透了人心。宋庆龄女士十分感慨地写道:“在我看来,自从1949年10月1日——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以来,中国最伟大的转变就是我们的国号中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人民’这两个字。这两个字不是为了装饰点缀,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同样有史以来第一次表明我们政府巨大力量的所在——人民。”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谈及毛泽东时曾说:“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这并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觉得这个人身上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的迫切要求作了综合和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开国大典后的第二天,毛泽东在接见赴匈牙利布达佩斯参加世界民主青年第二次代表大会归国的中国民主青年代表团时,团员王湘拿出一张标准相片,请毛泽东签字。毛泽东欣然题写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毛泽东一九四九年十月二日”的字样。

这张照片成为新中国诞生的重要实物见证。它是中国现代著名摄影家郑景康1945年为毛泽东拍摄的。照片中,正当盛年的毛泽东头戴布帽,内着白衬衣,外穿当时延安机关工作人员中常见的四兜制式服装,身体稍往右侧,面部左转,基本上是正脸对相机,面部慈祥朴实,微带笑容,表情自然,充满睿智,朝气蓬勃,较好地体现了人民领袖的风貌。

 
毛泽东的签名照片。

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所悬挂毛泽东画像就是著名画家周令钊以这张照片为蓝本绘制的。当时,北京等地的商店也向顾客提供这一版本的照片。王湘就是在受到毛泽东接见前,专程到王府井照相馆买下的这张照片。

在毛泽东的心目中,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独立自由的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历经28年的浴血奋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后,终于迎来开国大典这一辉煌的时刻,毛泽东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议,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首页    学院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    见证新中国的诞生——从红色文物看开国大典前后的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