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延安去”——抗战时期革命青年的勇毅抉择

五四运动成为近代以来由爱国青年为先锋发动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为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在全民族抗战时期,为驱逐日寇,振兴中华,同样有一大批爱国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他们用火一样的青春谱写了一曲青年之歌。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游行。

五湖四海爱国青年汇聚宝塔山下

全面抗战爆发后,作为中共中央驻地的延安以其人人平等的社会状况,廉洁高效的政府作风,团结抗日的社会氛围,成为无数革命青年为之心驰神往的圣地。“到延安去!”成为那个时代最响亮的口号之一。在炮火连天的烽烟岁月里,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胸怀抗日理想,怀揣报国之志,从四面八方、天南海北汇聚到革命圣地——延安。

据统计,抗战时期来到延安的革命青年超过4万人,其中有初中以上学历的占71%。这些青年人大部分家境殷实,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有些甚至是“大家闺秀”和“豪门公子”。——是什么促使这些革命青年们宁可放弃大城市中的优渥生活,不远千里来到西北的穷山沟里“吃糠咽菜”?1937年11月27日,毛泽东在给其表兄文运昌的信中写道,“我们这里仅有衣穿饭吃,上自总司令下至伙夫,待遇相同,因为我们的党专门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或许,这段话多少可以成为解释“延安魔力”背后的密码。

 
上“抗大”,十八名学生徒步奔赴延安。

数万青年奔赴延安,除少部分进入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理论、文化艺术外,大多数进入了以培养军事干部为目标的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据统计,“抗大”前后共办了8期,其中,1938年开办的第四期、第五期包含赴延安的知识青年分别有4655人和1.33万人。

这批文武兼备的革命青年知识分子投笔从戎,下沉部队基层,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中坚力量,为实现抗战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

武汉八办成为输送革命青年重要枢纽

1937年9月,中共中央派董必武从延安来到武汉,恢复和发展湖北地区的党组织,筹建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建立后,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革命培养和输送人才。

 
1938年的八路军武汉办事处。

当时,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安吴堡青训班等在武汉设有招生委员会,地点就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内。董必武任招生委员会主任,罗炳辉任副主任。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的工作人员积极协助了招生委员会的工作,招收了大批先进青年送往延安学习。

 
1938年,罗炳辉送爱国青年余平原赴延安前在武汉的合影。

由于各种原因,当年经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介绍送往延安学习或参加革命工作的总人数已无法进行精确统计,仅以1938年5月至8月的记载,当时由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介绍,经西安到延安的人数已达880人之多,其中相当一部分为革命知识青年。

当时去延安的渠道很多,除了招生委员会外,还有工运、学运、妇运等组织,以及通过中国共产党在武汉的领导同志介绍。同样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由武汉输送至延安和由延安派出来经武汉再分赴各地工作的不下7000人,如果把输送到其他地区以及送往苏联学习的人数统计在内,总数在万人左右。这批人加入革命队伍,壮大了革命的力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的政治影响。可以说,武汉八办是抗战时期输送革命青年的重要枢纽。

抗战时期,无数革命青年奔赴延安,造成青年人才大聚集,不仅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引导青年、汇聚人才政策的巨大成功,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青年们具有追求进步、向往光明,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的优良品格。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新征程,广大青年更要继承五四传统,发扬“到延安去”的勇毅抉择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首页    学院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    “到延安去”——抗战时期革命青年的勇毅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