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印刷厂在淳化

1938年冬,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在西安大肆逮捕共产党人,中共陕西省委机关被迫转移到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镇,机关刊物《西北》周刊也暂时停刊。为使该刊继续出版发行,1939年1月,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第115师云阳留守处”名义活动的中共陕西省委和安吴青训班共同研究决定,在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的淳化县城前头村秘密组建一个印刷厂,取名青年印刷厂。

 
《西北》周刊

安吴青训班指派王元一、秦一飞、韩志平三人负责筹建工作。王元一等人遂以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人员身份,在地下党组织帮助下,秘密购入了对开铅印机、铜模等设备,藏在马车车厢下面运回印刷厂。

这个新建的印刷厂,最初只有八九个人。除三名负责同志外,还有两名从西安请来的老师傅,一位是排字技工唐永谦,一位是铅印技工曹鸿基。当时,印刷厂设备十分简陋,在一间大房子里放着一台还未安装好的对开铅印机,靠墙放着一排排未放铅字的字架。此外,还有一台圆盘机,这就是厂里的全部设备。开始印刷时,工人对怎样工作,怎样排字、印书,谁也不懂,只能请两位老师傅讲授。

厂长王元一当时也不懂技术,但他十分好学,整天与老师傅交谈,为了学会排字,他提出让工人们学看《四角号码字典》,用号码来找字。于是,工人们就整天背四角号码口诀,练习查四角号码字典。经过一段时间背记后,就在字架字盘写上四角号码,再把铅字放进去进行打字。为了便于记忆又把常用字提出来,缩小为一个常用字架。字架的上边同样按四角号码排列。当工人记住每个字的位置后,号码就无用了,遂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对字架上的字的排列又作了调整,比如把常用字放在字架的中间,以一个常用字为中心,在它的周围排列了联用字。如在“们”字周围,放有“你、我、他”,在“国”字周围放有“中、家”等等。工人们学习了排字之后就去学习印刷,常常到圆盘机上去印封面,有时还帮助去手摇铅印机器,书印出后,又去装订。当时,因为工作人员少,每个人都是多面手,什么工作都干,在工作之余还学刻字、学木刻。

由于没有打型和浇版设备,所以当时印的东西都是活字版,时间一长,有些字的字迹就不清楚了。有些常用字因磨损过多而变低了,因而出现了版面字迹模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人们就把压低了的字从后面敲一敲,让它增高一点,这样就能印出来了。后来,高低不平的字越来越多,如果再一个个地敲就实在太困难了,就又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排好的书版翻过来,用锉刀把它锉平,然后再拿去印刷。然而,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书稿上有的字,没有现成的字模,而大家还不会刻铅字,又没有铜模和铸字机,于是就创新出用两个字拼凑一个字的办法。如“线”字没有了,就把“纺”字的“方”一边磨掉,再把“金钱”的“钱”字的“金”一边磨掉,“纟”和“戋”拼在一起,就是一个“线”字。原有的字不够用了,就用符号代替,如“新”字没有了,就用“×”代替,在这篇文章的后边加一个注解。

当时青年印刷厂排印的书刊,主要是西北青救会和中共陕西省委编印的刊物和图书,如陕西省委编的《西北》周刊(党的地下刊物),还有青救会编印的有关青年运动的小册子和延安出版的一些图书,如《中国青年》,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持久战》,斯大林的《列宁主义概论》和冯文彬的《中国青年运动的新方向》等。通过青年印刷厂秘密印刷党的刊物,进一步扩大了党的影响力。直到1940年4月,青年印刷厂随青训班迁到延安,与中央印刷厂合并后,才算完成了历史使命。

 
冯文彬撰写的发刊词

 
朱德为《中国青年》撰文

1939年4月16日,复刊后的《中国青年》第一期在青年印刷厂印刷出版,毛泽东为《中国青年》题写刊名。冯文彬为《中国青年》复刊后的创刊号写了《发刊词》。朱德总司令在复刊后的《中国青年》创刊号刊发了他在西青战工团的讲演《青年要学会打仗》。

从1939年到1940年,中共陕西省委和安吴青训班在淳化创办的青年印刷厂,相继印刷出版多种报纸刊物和多本理论著作,其犹如一柄柄火炬,将党的理论和主张传播到大江南北,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而青年印刷厂的传奇经历,也为印刷出版事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首页    学院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    青年印刷厂在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