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院与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联合召开智能建造专业群课程建设研讨会
为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进智能建造领域人才培养创新,3月25日下午,工学院与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课程建设团队在产业现场工程师培养基地召开智能建造专业群教材建设专题研讨会。工学院院长刘毅、副院长王延该、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黄浩及双方课程建设团队成员共同参会,会议由刘毅院长主持。
刘毅院长在发言中说,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具有理论应用性强与实践操作技能要求高的特点,结合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5版专业教学标准要求,本次研讨会聚焦智能建造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紧密结合施工现场、将实际工单、规范和标准转化为教材素材,通过“能力图谱”进行编写。八局是行业头部企业,在智能建造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和丰富的成果,学院《智能建造专业群是市级一流专业群建设单位,团队是市级教育创新团队,我们强强联手,将《智能建造概论》《智能建造施工技术》《智能建造实训》等核心课程,打造成“课证岗赛”深度融合的特色教材体系。他提出三大建设方向:一是构建“项目载体+模块化教学”的活页式教材,建议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入”体例,将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工程实践案例转化为教学内容;二是整合企业资源,将八局操作手册、培训包等转化为教学资源,开发包含工作计划书、质量检测手册、工具书的“工作手册式”教材,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实时对接”;三是建立校企双元开发机制,明确课程开发标准、教材编写体例,确保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行业规范无缝对接。
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黄浩从企业视角提出教材建设建议,强调教材需精准定位产业现场工程师培养目标,立足现场工程师岗位能力,强化BIM技术、装配式施工、智慧工地等核心技术模块,融入工程伦理、行业规范及最新国家标准。他表示,企业将全力支持教材开发,提供最新技术案例、标准化作业流程等资源,共同打造兼具教学性与工程实践性的教材体系,既满足在校学生学习,也适用于企业员工培训。
与会团队成员围绕教材框架设计、内容组织形式、数字化资源融入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初步确定“校企双元主编+项目化模块”的编写模式,计划年内完成首批教材初稿。双方约定建立月度对接机制,持续优化教材内容,同步推进“教学课堂+实训基地”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建设。
本次研讨会标志着工学院智能建造专业群建设进入深化阶段。通过校企联合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将有效促进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对接,为培养适应智能建造产业升级的高技能人才提供重要支撑。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在课程资源共建、实训基地共享、师资互聘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育人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