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青年郭凤韶的一年计划
郭凤韶,1911年出生于浙江临海,是台州革命历史上最早牺牲的女共产党员。这是她于1930年(民国十九年)所作的一个全年计划(即《十九年的计划》),收录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编的《晓庄一年计划》,现收藏在南京图书馆。
翻阅这份百年前的计划,一位精神昂扬、活泼进取的进步青年形象跃然眼前。她合理分配一天24小时,计划用一整年时间读近300万字的书,写180封信、110篇文章。她热爱学习、兴趣广泛,既注重提升自身修养,又关心社会时事问题。她还积极参与修造道路、开辟农场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展现了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在这份计划里,我们可以看到郭凤韶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遗憾的是这份计划最终没能完成。因为,就在这一年,这位19岁的姑娘为了坚守自己高尚的革命理想,在南京雨花台壮烈牺牲。
郭凤韶烈士的青春虽然定格在了1930年,但她写下的这份计划,仍激励着当代青年珍惜时间、勇于探索、甘于奉献,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附录:郭凤韶《十九年的计划》
一、我要做的研究:
1.戏剧;2.音乐;3.社会问题;4.科学。
二、我要用的书:
1.教育书(八十万字);2.科学书(三十万字);3.社会问题书(三十万字);4.戏剧(二十万字);5.音乐(二十万字);6.农事(十五万字);7.文学(六十万字);8.儿童文学(四十万字)。
三、我要作的文字:
1.和小朋友通信(五十封);2.大朋友(一百封);3.家长(三十封);4.写文(五十篇);5.儿童文学(三十篇);6.戏剧的文章(三十篇)。
四、时间的分配:
1.每天八小时睡觉;2.六小时参加小学活动;3.四小时用书与写文;4.二小时运动及农事;5.二小时关于我自身的修养;6.其他。
五、事业方面:
1.试验小厨房办法;2.参加小剧场及电影院的工作;3.参加修造晓庄内道路工作;4.参加开辟中心农场;5.布置校景;6.参加剧社演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