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国际的抗战小报《江潮报》

《江潮报》是新四军中共苏中第三地方委员会(以下简称“三地委”)的机关报,于1941年7月创刊,1945年11月停刊。叶飞同志曾兼任《江潮报》的社长。

1941年4月,三地委在江苏如皋西乡卢港成立之后,决定办一份地委机关报,并从敌据点里弄出一架铅印机和一些铅字,谁料,刚要调集人员筹办起来,就碰上敌人的第二次“扫荡”,机器被迫沉入河底。笨重的石板和效率很低的印刷工艺不能适应当时游击战争的需要,鉴于此,三地委就借助办《如西报》的成功经验,先办油印报。1941年7月1日,《江潮报》创刊。1942年以后,随着新四军和敌后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江潮报》改为铅印版。

 

《江潮报》的内容和形式都很有特色。《江潮报》有4版、2版两种版面,主要报道三分区的战时新闻、当时的国际新闻和全国抗战新闻,还有评论和副刊。无论是4版还是2版,无论是增刊还是专辑,《江潮报》所有的图文都有一根“红线”贯穿始终,这根“红线”就是“抗战”。以“抗战”为核心,《江潮报》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地方抗战新闻和展示解放区军民英勇抗战风貌的报道两种。

 

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江潮报》成为党领导当地人民坚持斗争的旗帜,受到中共中央华中局机关报《新华报》的社论表扬。1943年,这份富有特色的抗战小报走向国际,宋庆龄将《江潮报》送至法国参加巴黎“万国新闻报纸博览会”,收获好评。

首页    学院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    走向国际的抗战小报《江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