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珍藏的国画《西湖一角》
2025-02-21来源: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 浙江学习平台作者:黄欣玥 徐雨洋
《西湖一角》是钱学森最为珍爱的一幅中国画,原件目前藏于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此画的作者是我国近代美术教育先驱——姜丹书先生。姜丹书,擅长国画,曾执教于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潘天寿、丰子恺都是他的学生。彼时,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也在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执教,二人性情相投,便换帖结为弟兄,两家时有往来。
1930年,正在读大学一年级的钱学森因感风寒不得不休学一年。在杭州休养期间,父母经常陪他漫步于西子湖畔,这让钱学森有机会静下心来慢慢欣赏西湖的美,并将其印刻在心间。
1934年,钱学森考取了第二届庚款留美公费生。次年赴美,到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1941年,正值钱学森出国留学的第六个年头,他对故乡杭州的思念愈发强烈。然而,繁重的学业让他无暇回国省亲,于是写信给家里说想要一幅中国画,以此慰藉他长年远离家国的思乡之情。父亲钱均夫收到信函,随即找到好友姜丹书,请他帮忙作一幅中国画。
收到钱均夫的邀请后,姜丹书画了一幅以杭州西湖为内容的中国画——《西湖一角》。画面中部自右到左画了康熙题字的“断桥残雪”御碑亭、断桥、白堤、锦带桥,白堤桃红柳绿;上部则是绵延的宝石山,右上角为保俶塔,右下角近景是一棵刚刚发绿的杨柳,柳丝正随春风在空中飘拂;白堤以下部分则是大片的西湖湖面;左下部的湖面上,有一艘带遮阳篷的游船正载着游客畅游西湖。姜丹书不仅在画上写了一首五言律诗,还题了一段较长的跋语,称赞钱学森学有所成,希望他莫忘家国。
钱学森收到这幅中国画后,视若珍宝,一直将其挂在自己租住的房间里。1947年,钱学森回国探亲期间,履行了与姜丹书“联袂重游西湖”的约定,还特地邀请他来参加自己的婚礼。
1955年,钱学森冲破美国当局阻挠毅然举家回国时,将这幅中国画带回祖国并毕生珍藏。据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说:“父亲在晚年的时候,曾特意让我把这幅《西湖一角》找出来,挂在他的卧室里。其实,父亲一般不会随意在卧室里摆放东西,可见父亲对这幅画极为珍视。”
身为杭州之子,钱学森无论身在何处,始终心系故乡、怀念西湖,同时关心和支持西湖的保护和建设,提出杭州应当充分利用西湖建设“山水城市”的建议。对他而言,西湖不仅仅是一处风景名胜,更寄托着他对故乡的深厚情谊。